如何理解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培安談人口發展,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 題,如何理解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
如何理解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培安談人口發展
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 題:如何理解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培安談人口發展
新華社記者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日前發布,提出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如何理解決定所說的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培安向記者談了自己的看法。
|
王培安認為,決定明確了新的歷史時期我國人口發展的總體目標——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以及具體工作目標——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家庭和諧幸福;明確了優化生育政策的主要內容,即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相結合,強調了構建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重點緩解群眾生育面臨的實際困難。
在他看來,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可以從三個層面理解。
一是人口自身的均衡!熬唧w就是要處理好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的關系。當前特別要處理好人口規模與結構的關系!蓖跖喟舱f,人口規模是一把“雙刃劍”。我國有14億多人口,是全球超大規模最具潛力的大市場,但人口眾多,也給經濟發展、公共服務、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等造成巨大壓力。
“人口多了不好,但也不是越少越好!彼f,如果人口規模降得太快,年輕人口缺乏,人口老齡化問題就會突出,削弱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加重經濟社會的負擔。所以,在低生育水平背景下,處理好人口規模和結構的關系尤為重要。
二是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王培安說,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對人口的承載力處于緊平衡狀態,城鄉、區域間人口發展還很不平衡,不過,未來三五十年勞動力資源總量仍然比較充裕,人力資源基礎仍然雄厚。
“按照
國際口徑,15至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我國目前有9.9億,預計2030年有9.5億,2050年有8.2億!蓖跖喟舱f,我國勞動力總量并不少,但高素質、高技能的勞動力不足。勞動力總量供過于求和結構性短缺并存,反映出人口素質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不匹配,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缺人。
在他看來,這就需要不斷提升勞動力整體素質和技能,變人口大國為人力資本強國;同時優化就業結構、改善公共服務,進一步挖掘和釋放人力資源的潛力與優勢,形成“人腦紅利”“人才紅利”“健康紅利”,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齡結構,進而保持人力資源稟賦優勢!蓖跖喟舱f,在現有人口規模優勢基礎上,通過深化改革,可以釋放更大的人口綜合紅利。
三是人口與資源環境發展相協調。據統計,我國人均耕地為1.44畝,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石油、天然氣的人均占有量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7.8%、24.17%。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任務十分艱巨!蓖跖喟舱f,推動人口與資源環境發展相協調是個永恒的課題。
“因此,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是基于我國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狀況作出的正確科學決策!蓖跖喟舱J為,適度生育水平就是要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滿足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的愿望,在其中找到一個均衡點,從而既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又不引起人口結構劇烈變動,確保人口結構問題處在可控范圍內。
【編輯:朱延靜】